微软SDE2面试全攻略:系统设计、面向对象设计、图的拓扑排序

微软面试经验分享

关键词:SDE2、系统设计、面试技巧

面试流程

微软的SDE2面试共有四轮,每轮1小时,轮次之间有15分钟的休息,午饭时间有1小时的休息。每轮面试分为行为问题(BQ)和技术问题(Technical),行为问题占1/3时间,技术问题占2/3时间。

技术部分详情

第一轮:系统设计

面试官来自俄罗斯,主要针对Java的知识点进行提问。之后,提出了一个系统设计题目:

题目:假设你在经营一个初创公司,用户量很小。设计一个存储系统,支持保存任何类型的文件,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共享URL访问文件。

跟进问题

  1. 如果用户量增加,该怎么办?

  2. 如果总文件大小超过存储容量,该怎么办?

  3. 如果文件数量仍然过多,即使设置了文件过期时间也无法解决,该怎么办?

  4. 如果两个用户同时编辑同一个文件,如何避免冲突?

由于题目强调是初创公司且资源有限,因此不能使用任何云基础设施,所有操作需在单机上完成。建议将设计退化为单机模式,例如单台服务器(线程池)+本地SQL+磁盘。面试官会挑战一些细节,例如缓存算法的实现和适用场景等。

第二轮:面向对象设计(OOD)

题目:设计一个宠物店系统,顾客可以预约宠物服务,店员有各自的可用时间。

虽然需求简单,但面试官要求先过一遍主要用例的流程。在列出主要实体和接口后,面试官仍不满意,并反复重复题目。沟通中需要反复确认面试官的具体需求,确保设计符合其预期。

第三轮:LeetCode题目

面试官是一位印度籍经理,题目为LeetCode题目(依依凌柳)。重点不在于最优解,而在于代码的工程质量、边界情况处理、异常抛出和测试驱动开发。虽然代码有小bug,但整体表现良好。

第四轮:图的拓扑排序

面试官是一位白人经理,题目要求对给定起始节点的图进行拓扑排序,自定义输入输出类型,并编写测试用例。跟进问题是按节点级别输出结果。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面试官的态度,尽量保持专业,不受其影响。

面试总结

微软面试官的技术水平和面试体验有一定差异,遇到技术水平较差的面试官时体验可能不佳。但总体来说,准备充分的技术和行为问题,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,是成功的关键。


Previous
Previous

TikTok 新加坡技术面试成功经验:项目经验、编程挑战、面试技巧

Next
Next

亚马逊面试经历分享:链表与数组优化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- 面试代面, 代码代写, 面试辅导, 算法面试